我们始终坚信,节能不只是理念,更应成为可落地、可迭代、可复制的工程体系。
刘旭先生作为公司创始人兼总工程师,在近二十年的技术实践中,围绕煤矿余热回收、系统控制、热力集成等核心难题,提出并实现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。刘旭先生最初通过发明专利提出了关键性的技术构想,随后在工程实践中,结合实际运行需求,开发并登记了多项软件著作权,用于实现这些构想的自动化控制与系统集成。这一过程真实体现了从理论创新到工程应用的技术演进路径。通过这一系列技术的落地,实现了“以余热与免费能源为优先、高效能源为补充、常规能源为备用”的能源综合利用模式。该体系不仅提升了热能回收效率,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价值
在公司内部,我们持续推动“技术设想 → 控制逻辑标准化 → 工程产品化”的技术转化路径,围绕这些成果开发形成了9项计算机控制类软著和3项拓展功能软著**,共计12项由国家版权局认证的软件著作权,并已全部成功应用于煤矿节能系统的实际工程项目中。
下图展示了从早期专利到先进技术系统的演变脉络,是艾克特核心技术发展的清晰轨迹。
这些技术已广泛部署在压风机热回收、热泵控制、井下热害治理、自动温控、水系统防冻保护、远程诊断与移动控制平台等多个子系统中,构成我们项目交付体系中的“技术中枢”,有效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,也构筑了公司强有力的技术壁垒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一整套技术体系不仅适用于煤炭行业,也已具备推广至化工、发电、冶金及其他工业系统的能力,拥有广阔的市场延展前景。
我们坚信,真正有价值的技术,不只是停留在证书上,而是能在工程中实现效果,为客户带来节能收益和运营提升。
未来,我们将继续深耕细作,让每一项创新都“跑通场景、用出效益、留下标准”。